TCP/IP网络传输协议的历史背景

物联方案

2020年03月23日

TCP/IP传输协议,即传输控制/网络协议,也叫作网络通讯协议。它是在网络的使用中的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对互联网中各部分进行通信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规定。并且,TCP/IP传输协议是保证网络数据信息及时、完整传输的两个重要的协议。TCP/IP传输协议是严格来说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都包含其中。


TCP/IP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其中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Telnet、FTP、SMTP等,是用来接收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或者按不同应用要求与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传输层;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有UDP、TCP,是使用者使用平台和计算机信息网内部数据结合的通道,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共享;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有ICMP、IP、IGMP,主要负责网络中数据包的传送等;而网络访问层,也叫网路接口层或数据链路层,主要协议有ARP、RARP,主要功能是提供链路管理错误检测、对不同通信媒介有关信息细节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等。


历史背景

Internet网络的前身ARPANET当时使用的并不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而是一种叫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tocol,NCP)的网络协议,但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用户对网络的需求不断提高,设计者们发现,NCP协议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以至于不能充分支持ARPANET网络,特别是NCP仅能用于同构环境中(所谓同构环境是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都运行相同的操作系统),设计者就认为“同构”这一限制不应被加到一个分布广泛的网络上。1980年,用于“异构”网络环境中的TCP/IP协议研制成功,也就是说,TCP/IP协议可以在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上实现互操作。1982年,ARPANET开始采用TCP/IP协议。


产生过程

(1)1973年,开发出了TCP/IP协议中最核心的两个协议:TCP协议和IP协议。 

(2)1974年12月,正式发表了TCP/IP协议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为了验证TCP/IP协议的可用性,使一个数据包由一端发出,在经过近10万km的旅程后到达服务端。在这次传输中,数据包没有丢失一个字节,这成分说明了TCP/IP协议的成功。 

(3)1983年元旦,TCP/IP协议正式替代NCP,从此以后TCP/IP成为大部分因特网共同遵守的一种网络规则。

(4)1984年,TCP/IP协议得到世界结构的肯定,成为多数计算机共同遵守的一个标准。 




更多相关文章

More related articles

  • 一文搞懂运维团队的灾难恢复全流程

  • 保障业务的关键:有效的灾难恢复策略

  • 提升安全性:分析与事件管理的重要性

  • 技术知识 | 如何体现日志分析环节的作用

  • 朗致物联2025年度春节放假安排

  • 开发人员为什么讲日志分析很重要?

  • 测试人员有哪些常用调试策略?(下篇)

  • 测试人员有哪些常用调试策略?(上篇)

  • 测试人员需要调试的代码错误有哪些?

  • 车辆管理系统的测试与调试流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