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终端沦为车辆定位系统的攻击威胁

行业资讯

2025年11月10日

 

车辆定位系统中的百万级物联网终端(如GNSS定位设备和各种车载串口传感器)已成为黑客首选目标,因其固件安全性薄弱且缺乏有效防护机制。攻击者常利用固件漏洞植入恶意软件,例如欧盟9167-TRCUK协议的解析缺陷可能导致命令注入或数据篡改,黑客通过逆向工程协议逻辑,构造畸形数据包绕过认证机制,从而远程执行恶意代码。

 

这种漏洞利用不仅局限于单一设备,还可批量控制形成僵尸网络;典型案例中,黑客劫持了300多台弗罗茨瓦夫和多瓦克沃达货运车辆终端,组建高效攻击平台,被控设备维持正常定位请求的表象,实则单台每秒高频发送150次伪造数据包,以淹没目标车辆定位系统带宽并诱发调度误判。

 

2024年海外某大型物流企业的车辆定位系统遭袭事件印证了这一风险:溯源分析显示,87%的攻击流量源自其合作车队的被劫持伽利略卫星定位设备,黑客通过供应链弱点渗透终端,以伪造数据包发起DDoS攻击,导致物流调度系统瘫痪数小时,单日损失超百万欧元。

 

此类攻击背后常隐藏竞争破坏动机,僵尸网络资源在市场以“DDoS即服务”形式交易,定价高达每小时500欧元。物联网终端的规模化部署放大了威胁,亟需强化固件签名验证和协议层加密防护以切断攻击链条。

 

转自:互联网


更多相关文章

More related articles

  • GNSS终端沦为车辆定位系统的攻击威胁

  • 车联网定位系统实时性攻击防御体系研究

  • 车辆定位系统中Pull与Push的黄金分割点

  • 开放网络架构暴露车联网系统固有脆弱性

  • 车辆定位管理系统中多源数据与分发的研究

  • 车辆定位系统数据流控制与安全性的平衡‌

  • 实时更新与安全加固机制的应用

  • 多源数据融合处理车辆定位数据

  • 车辆定位系统‌API调取与推送的场景对比

  • 车辆定位管理系统中CDN的工作原理